吟咏诗歌,向着明亮那方|走进WBS的诗意课堂
【编者按】
在娃哈哈双语学校,语文组的教师们一直在寻找更多元、更深度的课堂形式和教学方法,来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引领娃哈哈学子更好地品味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我们相信,诗歌课堂是一种美育,通过文学的陶冶,将色彩、画面、音韵、意境、哲理的美丽,注入小小的心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10月17日,又逢语文教研,一场充满诗意的语文视听盛宴,拉开了帷幕
大家习惯了语文课堂上朗诵古诗、赏析古诗。
如果,把古诗画下来、唱出来、演起来,
又会是怎么样呢?
上午第四节,初中部6A班的虞晓慧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活泼生动的六年级国学读本活动课——走近《诗经》。
《诗经》是虞老师最近带着全班同学学习的国学内容。前一阶段,学生已经通过读、背、译、画等学习活动认识了《诗经》,通过学习小组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创意表达,探索学习《诗经》的有效方法,拓宽视野,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由虞晓慧和陈思军老师共同编著的六年级国学读本《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效而有趣的学习活动在四个小组的倾情演绎中愉快地进行着:鹿鸣组以画见长,心中有诗,笔下有画,帮助同伴提高文学鉴赏和艺术审美水平;桃夭组以唱动情,古声古韵,深情吟唱,带动同伴传颂古典诗歌;乐土组以辨析文,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引领同伴进行批判思维;氓之蚩蚩组以演感人,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引领同伴重构诗经语言。
孩子们把《诗经》绘成了画
用诗意的昵称和最美的团扇,表达你的友情
虞老师在课堂上的指点和引导,就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轻松恬淡如闲庭信步。从她巧妙的课后作业布置,也能窥见这堂课的诗意魅力:探究某小区各幢楼命名子衿苑、鹿鸣苑、清扬苑、木李苑、舜华苑、采薇苑的用意;借助《诗经》继续为该小区在建楼房命名并说清用意;从《诗经》内容里取出一个昵称,为空白团扇作画配诗,送给好友或自己。
在下午第二节,我们又感受到了群文阅读现代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3A班的张辉娟老师诠释了Jigsaw的小组阅读方法在阅读课中的应用。
首先,六个家庭小组借助阅读单完成了第一次自主阅读,每个同学都在“我看到的、我想到的以及我的疑问”这三个问题里,完成了从领会到应用再到分析的思维训练。然后,依据四首诗歌分配的四个专家小组,利用发言棒和任务棒完成第二次合作阅读单。接着,同学们在对固定诗歌的专家学习基础上,回到了家庭小组,分享学到的诗歌知识。最后在师生共同的总结中,提炼了诗歌特点,并拓展了现代诗歌的学习内容。
张老师在两种小组合作中的指导,巧妙运用了发言棒、任务棒和权力棒的效应,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收放自如犹蜻蜓点水。孩子们玩转了诗歌,学习参与是水到渠成的,也是持续高效的。
在课堂实践之后,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建设也进行着反复的总结和思考。
张老师表示,一堂课的背后,是前期需要做的大量工作。设计阅读单、训练小组合作、完善小棒机制、设计教学流程等都需要精心准备、持续训练,学习过程还要延续到课堂之外。诗歌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梯度爬升的体系。
在诗歌语文课堂的美好意境里,学生心中对学习诗歌、浸润经典的那颗种子被唤醒,弘扬国学、传承文化的热情也被点燃。
有了这份热忱,娃哈哈双语学校的学子便会有诗和远方。
正如金子美玲的诗: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发现更多WBS精彩)
家校协作:为孩子缔造优质成长环境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for a Better Future
Sep 10 ,2024
Aug 20 ,2024
Feb 01 ,2024
Feb 01 ,2024
Nov 29 ,2023
Nov 03 ,2023
Aug 16 ,2023
Apr 10 ,2023
Feb 21 ,2023
Sep 10 ,2020
Jul 04 ,2019
Jun 20 ,2019
Jun 20 ,2019
Jun 20 ,2019
Jun 04 ,2019
Mar 08 ,2019
Dec 20 ,2018
Dec 01 ,2018
Dec 01 ,2018
Jul 05 ,2018